王者青铜租号
西汉休养生息的政策
(前202年-前141年) 与民休息也就是我们历史上常说的“休养生息”政策。 休养生息政策指大动荡、或长期战争以后,统治者不搞劳民伤财、严刑峻法的统治,改以宽刑薄赋的政策,保养民力,增殖人口,以达到恢复和发展经济、稳定统治的目的。休养生息政策自汉高祖开始,历经几代皇帝(惠帝、吕后、文帝、景帝),执行了六七十年。结果是“海内殷富,国力充实”。班固说:“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 无为而治汉高祖称帝后,有鉴于秦亡经验,遂在政策上采取道家“黄老治术”、“无为而治”的理念。 西汉鸡心佩
首先,采取“郡国制”,郡县和封国并存,在中央实行与秦朝相同的郡县制,地方实行分封制。皇帝分封侯国和王国,其中侯国只享有封地内的税收无军事和行政权并受郡的管辖,而王国则拥有独立的政治和军事权力。另外,对内注意兴修水利,减免赋税,为恢复农业发展创造条件;对外则和亲匈奴,维持边区和平。汉朝这一系列政策大体维持了一时和平,但亦引致一系列问题,对内的轻徭薄赋政策,令地方上一些豪强势力日大,形成土地兼并;对外则匈奴侵略日频,威胁边区和平。 在执行这些政策之余,汉高祖也对在楚汉相争中有大功的异姓诸侯王们起了猜忌之心。韩信就是在这时候被萧何用计被吕后处死,随后彭越、英布等人也相继被铲除。异姓诸侯王几乎全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刘姓诸侯王。刘邦在白马之盟上对众人说了一句话:“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 刘邦在讨伐英布叛乱时受伤,不治死亡。时为前195年。 西汉青铜器
吕后专权汉高祖死后,政权渐渐被高祖皇后吕太后所掌握,继位的太子汉惠帝因受到吕后的刺激,不理政事,惠帝死后,吕太后连立两傀儡皇帝,并渐渐削弱刘氏,并封诸吕为王,掌权长达八年。这种局面一直到吕后死后,周勃和陈平夺禁军权,斩杀吕产等人,才告消灭。 文景之治吕太后死后,由于诸吕掌握兵权,而功臣更不满吕氏专权,太尉周勃、丞相陈平施计夺取吕氏的兵权。由于汉高祖只余下两个儿子,朝臣以淮南王母家赵氏强横,代王母家薄家善良,故以吕太后所立的傀儡皇帝非惠帝亲生为由,迎立代王恒即帝位,是为汉文帝。他减轻人民的负担,减轻刑罚,其子景帝即位后,也持续此种政策,因此历史上将此时期称为“文景之治”。文景二帝都是道家思想的推崇者,主张无为而治,休养生息。在此期间,国家稳定发展,国力大大增强。 只是,景帝在位期间,听取晁错的意见,进行削藩。操之过急,结果发生了“吴楚七国之乱”,为此时期唯一的一次动乱,且为期不到一年,结果由周勃的儿子周亚夫所平定。七国之乱后,朝廷设法剥夺各个诸侯王的力量,加强中央集权。 这一时期,西汉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也就是将公主嫁给匈奴王室,并且给予匈奴大量物资。然而,匈奴仍屡屡犯境,边患越来越重。但文景之治使西汉国力空前提高,为后来大规模反击匈奴奠定了基础。
中国古代对钱的别称知多少
第一个称呼:“泉”
“泉”,古代钱币的名称。战国时期称钱为“泉”,“始皇一声令,方圆乾坤定”。始皇建秦之后,统一币制,规定以“半两”方孔圆钱为帝国的统一货币。 此时,泉就泛指外圆内方的方孔钱。钱称为泉,主要还是从古钱外形演绎而来的,因为秦半两,外圆内方,具有“周流四方”的意义。故泉就泛指外圆内方的方孔钱。泉是由四面八方汇集在一起,再流向四面八方。钱与“泉”又是近音,直到现在,集币迷们仍以“泉友”相称。
第二个称呼:“邓通”
邓通,西汉蜀郡南安(今四川乐山)人。因得文帝宠幸,官至上大夫,赐钱无数。一天晚上,汉文帝梦欲上天,不能,有一黄头郎推之上天,顾见其衣裻(dú)带后穿。第二天醒来,文帝按梦中所见,找与相同的人,召问姓邓、名通,文帝说焉,尊幸之日异。
有一天,文帝叫一位看相的人为邓通相面。相人说:“邓通的命会穷困饿死。”文帝说:“能使邓通富有的于我,怎么说他会贫困呢?”于是将邓通家乡的大小铜山(今荥经境内严道山)赏赐给他,准许他铸钱。
文帝赏赐邓通的大小铜山用来铸钱的消息传到家乡,年已古稀的父亲十分感念皇上的恩德,带领女儿雇工匠在铜山采铜、烧炭、铸钱,严格遵照邓通的嘱咐,每一个钱都精工细作,不在铸钱中掺杂铅、铁取巧谋利。制作出的邓通钱光泽亮,分量足,厚薄匀,质地纯,上自王公大臣,中至豪商巨贾,下到贩夫走卒,无不喜爱。这一时期,“邓氏钱,布天下”流遍全国,后世遂以“邓通”为钱的代称。
第三个称呼:货泉
“货泉”是最常见的一种汉代钱币,它是王莽天凤元年(公元14年)第四次货币改制的产物。货泉从天凤元年起,到东汉光武帝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止,共流通26年。材质为青铜。“径一寸,重五铢,文右曰‘货’,左曰‘泉’,枚直一,与货布二品并行”(《汉书·食货志》)。
王莽钱制作精良,为“钱绝”之首,被后世所称道。“货泉”、“泉布”堪称是王莽后期铸币的代表作,是莽钱中较珍贵的品种,为中国货币史增添了重彩。
第四个称呼:白水真人
刘秀建立东汉政权后,对王莽“货泉”十分欣赏,继续沿用“货泉”达16年之久。如今发现的“货泉”,绝大多数为刘秀后来新铸。
刘秀为何喜欢货泉?这里有一个典故,他当初起兵白水乡,因王莽货泉钱文篆书,独具特色,“货泉”中的“泉”字为上下结构,可拆成“白”、“水”两字;“货”的繁体(货)又可拆成“亻”、“真”两字,反读为“真人”。将“货泉”拆分后合起来就是“白水真人”,刘秀就以此为“受命”之依据,把“货泉”视为人受命中兴之兆,便把自己比作“白水真人”,将货泉也改称为“白水真人”钱。
第五个称呼:阿堵物
“阿堵物”的创始人,南北朝名士王夷甫。他是当时十大夫阶层中清高得无以复加的代表。一向对“钱”十分不齿,视之为俗不可耐的东西。无论在怎样的场合,如何避无可避,都绝口不提一个“钱”字。有一天,家人趁他熟睡时,用“钱”把他睡榻团团围住。心想他起床后,必然唤人把“钱”搬走,开口就得说“钱”字,再也不去回避。不料翌日醒来,却唤仆人道:快把“阿堵物”搬走。这个“阿堵物”,是他在急切中随意找的代名词。至此,“钱”就平白无故多了一个别号。
第六个称呼:孔方兄
从秦统一币制到清末改行机制铜币,圆形方孔钱在我国使用两千多年。孔方兄,古钱币的别称,又称“孔方”、“家兄”,古人把一百来个半成品铜钱穿在一根棍子上修锉外沿,圆棍穿钱,修锉时来回转动,方棍穿钱,就避免了这些麻烦,于是铜钱中间有了方孔。钱为何称“兄”?因钱(钱)字由“金、戈、戈”组成,戈”、“哥”音同,于是“称兄道弟”。
“孔方兄”最早见于西晋文学家鲁褒所著《钱神论》。惠帝元康年间,纲纪大坏,世风日下。惠帝昏聩无知,朝纲旁落,政出多门,贿赂成风,很多人都贪得无厌。“惟钱是求”成为当时的社会风气。针对这种社会现状,鲁褒作《钱神论》以讥讽世风。“……凡今之人,惟钱而已!”还说钱“为世神宝,亲之如兄,字曰‘孔方’。失之则贫弱,得之则富昌”,“钱无耳,可使鬼”。尖锐地讽刺了钱能通神使鬼,主宰一切的作用。这篇文章一出,立即引起了愤世嫉俗的人们的共鸣,被广泛传诵。“孔方兄”一词,也成为了“钱”的同义语。
第七个称呼:青蚨
传说南方的一种昆虫,名字叫蚁蜗,又叫青蚨。它形状似蝉、蝶且稍微大一些,翅膀像蝴蝶那样宽大,颜色美丽,食之味道鲜美。它产卵必须要依附着花草的叶子,大小像蚕蛾青蚨的卵。如果把它的卵拿走,那母青蚨就一定会飞来。就是偷偷地拿走它的卵,母青蚨也一定知道藏卵的地方。由此,留下了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据东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三载:“南方有虫,名青蚨,形似蝉而稍大。味辛美,可食。生子必依草叶,大如蚕子。取其子,母即飞来,不以远近。虽潜取其子,母必知其处。以母血涂钱八十一文,以子血涂钱八十一文,每市物,或先用母钱,或先用子钱,皆复飞归,轮转无已。”当然,这是传说。后世商人以“青蚨”代称“钱”,取其“循环往复”、“用之不竭”、“财运亨通”之意。
第八个称呼:上清童子
古钱的别称。唐郑还古《博异志·岑文本》中记载了一件奇事:唐贞观年间,中书舍人岑文本,常到山中避暑。一天,有个自称“上清童子元宝”的人求见,两人谈得甚为投机。童子走时,岑文本起身相送。不料,刚走出山亭,童子忽然不见了。第二日,童子再次来访,岑文本派人暗中跟踪,童子在墙角处消失。岑文本十分诧异,当即命人掘地三尺,发现有一古墓,墓中无余物,只有铜钱一枚。岑文本这才醒悟,原来“上清童子”是铜钱名,“元宝”乃钱文。后世据此称“钱”为“上清童子”。
第九个称呼:没奈何
南宋中兴四将中的张俊,凤翔府成纪(今天水)人,授武功大夫,晚年封清河郡王,逝世后追封为循王。张循与岳飞等人屡立战功,后来他为保全富贵,投靠秦桧,参与谋害岳飞。张循贪婪好财,大肆兼并土地,年收租米达六十万斛,还多方聚敛钱财。他担心家中招贼,将每一千两白银熔成一个大球,称之为“没奈何”,意思是谁也奈何它不得,连窃贼都没法偷窃。无怪乎有官员讥笑他:“只有张郡王在钱眼内坐耳。”于是,“没奈何”也一度成为钱的别名。
第十个有趣称呼:王者
在商品交换中,货币作为特殊商品,在交换中发挥一般等价物的媒介作用,充当着交换的王者功能。在商品社会中,钱能发辉无穷的魅力,只要有了钱没有办不到的事,在戏剧和小说中出现“钱能通神”和“有钱能买鬼推磨”等词汇。由此,人们给钱赋予了“老王”或“王老”称号。
第十一个称呼:鹅眼
鹅眼钱,古钱币术语,又称“鸡目钱”。钱体轻小如鹅眼、鸡目之类的劣钱。鹅眼钱是六朝宋前废帝景和元年(465年)政府感觉铸钱吃力,便开放民间私铸的一种五铢钱。此钱无轮廓,钱形大小如鹅眼。《宋书·颜竣传》:“景和元年,沉庆之启通私铸,由是钱货乱败,一千钱长不盈三寸,大小称此,谓之鹅眼钱。”徐珂《清稗类钞·狱讼·徐福孙杀婶案》:“且性吝啬,觑鹅眼钱如轮轴然,邻有缓急,未尝拔一毛,直守财虏耳。”亦省称“鹅眼”。
第十二个称呼:腰缠
出自成语“腰缠万贯”。形容钱财很多,一般指个别人较为富有。成语解释腰缠:随身携带;贯:用绳索将一千文钱穿成一串。古代,很少直接把钱币放在衣囊里,出门在外携带的金银、铜钱一般放在束腰用的腰带里,然后把腰带缠绕在腰间,故称“盘缠”(同今天“腰包”之意),这样既不会遗失,又不会露财。
第十三个称呼:铜臭
如果骂一个人太爱钱,称之“充满了铜臭气”,“铜臭”自然成了贬义词。“铜臭”一词是怎么来的?这里引用两个典故。
第一个典故:根据《后汉书·崔烈传》记载:东汉时,一名叫崔烈的人,用五百万钱买了个相当于丞相的司徒官职。由于司徒与太尉、御史大夫合称“三公”,是掌握军政大权、辅助皇帝的最高长官,所以,人们虽对崔烈的丑行议论纷纷,但当着他的面谁也不敢谈及此事。一天崔烈问儿子崔钧:“吾居三公,于议者何如?”意思是说,人们对我当上三公有何议论。崔钧据实相告:“论者嫌其铜臭。”这是“铜臭”一词的来历。
另一个典故:古时有一个官人退朝后,前去探望朋友,遇到和尚在他家做客,他不高兴离去。后来对朋友说:“你喜欢与穿鸟兽细毛做成夹袄的人做朋友吗,为什么?我不知道他聪明或愚笨,只是感觉他很臭。”朋友回答:“用鸟兽细毛做成的夹袄虽然臭,可只是外表,哪能与贪官的臭比?而贪官的臭,与你并肩站着,紧跟着你的踪迹向你奔来。你在中间,并未嫌他们臭,反而讥笑我和山野和尚交往?品德高尚的人认为蛙鸣更胜于高官出行的仪仗,我看穿粗糙毛料做成的夹袄之人更好于现在的高官!”
第十四个有趣称呼:不动尊
“不动尊”出自佛教语,即不动明王,亦泛指佛菩萨。因其不为生死、烦恼所动,世间所尊。中国古代,因佛像和钱均用铜铸,也多有称钱为“青铜”,或“铜”。称藏钱不用,如佛之安生不动,把钱叫做了“不动尊”。
第十五个称呼:钞票
十世纪末、十一世纪初,随着商业的繁荣和交易的扩大,当时使用的铁钱不能适应交易的需要,在成都有十余富商连保发行了一种信用票据,代替铁钱流通,被称作“交子”。后来朝廷纳入官办,将“交子”提升为国家信用,更方便了商品贸易的往来。至此,钞票被延续了下来。元朝的钞票叫“中统交钞”;到明代,钞票叫“大明宝钞”;清代咸丰年间,发行有“大清宝钞”和“户部官票”,合起来就叫“钞票”。钞票名称就是从这时叫起来的。
谁能告诉我一些关于龙游石窟的故事?
龙游石窟探秘
云帆(笔名)
浙江省西部地区有个龙游县,在龙游县城衢江北岸3公里处的凤凰山麓,有一个谜团百结的地下巨型石窟群。石窟群以其幽深宏大、气势磅礴、精致绝伦,被人们称之为“世界第九大奇迹”,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广泛关注。
当4个村民用水泵抽干了一个“无底潭”时,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
在衢江与灵山江交汇处的小南海镇凤凰山上有一个石岩背村,村里散布着许多矩形小水池。这些水池常年积着深绿色的水,是村民们唯一的生活水源。
一直来,当地的村民只知道水池的水天旱不浅,天涝不溢,取之不竭,深不可测,称之为“无底潭”。
1992年6月9日,当地村民吴阿奶等4人,出于“开发溶洞赚旅游钱”的奇想,集资租借四台水泵,决定要将其中一个水池的水抽干。在连续抽水17个昼夜后,眼前的奇景把他们惊呆了:20平方米的小洞口下,竟然是一个气势恢宏、构造奇特的人工开凿石洞窟。石窟高20多米,面积达12叩多平方米,相当于一个大型的电影院。
这一发现引起当地政府的重视,紧邻的6个石洞窟很快相继开发。这些石窟,全都呈倒扣过来的簸箕形。每个洞都有凿成的石梯通到地面,洞内没发现泉涌的源头。整个石窟无论洞顶、洞底,还是石柱上,都有均匀、平坦的纹理。洞顶成45度斜下延伸,每洞一般都有鼎立状三角石柱支撑。每个洞面积小的几百平方米,大的两千多平方米,最大的一个面积达1万平方米,不完全高度30米左右,若将已测出的5至8米厚的淤积泥土清除,最高空间可高达40米左右。
经进一步勘查,在石岩背村方圆几公里内,已发现类似地下石窟有24个。这些石窟各自独立,互不干扰,即使紧邻也并行不悖。从后来打通的5个石窟发现,有两个石窟仅半米厚的石壁相隔,石壁两面完全平行,可见施工测量定位之精确。
相对于巨大的洞体空间而言,这些石窟的出入口开口都较小,且口开在石窟的西南隅顶部。当一天之中日照最强的过午“昃”位,窟内光线充足,相当明亮。1号窟的内壁接近顶部位置,刻有马、鸟、兽等浮雕,2号窟入口处高壁上有类似花草的线刻符号图形。
据专家考察认为,这些石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国内人工开凿的最大地下建筑群,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地下建筑群。这一中华乃至世界奇观,被村民发现以来的较长时间里,基本处于“养在深闺人未识”状态,直到近年开始通过组织专家考证和一些传媒的介入,才渐渐为世人所知。
石窟形成于哪个年代?史料无记载,民间也无传说或口碑流传……
石窟群的几何形状和内壁的线状条纹装饰表明它们非天然溶洞,而是由人工所开凿。在当地的方言中,“岩”就是“石洞”的意思,可见石岩背村这一村名与地下石窟群有一定的关联。然而至今无人知晓石岩背村村名的由来。令人不解的是,这么一群奇特的人工开凿地下洞窟,形成于何年,既无史料记载,也无相关的民间传说或口碑流传,那些祖祖辈辈居住在它上面的村民对其一无所知,十分神秘。
已发现的石窟摩崖文字,较为早期并见于文献记载的,当属 “翠光岩”摩崖。南宋末年诗人张正道写有一首《翠光岩》诗,诗中有“千年尽露波涛色,万古犹存斧凿痕”的句子,可见尚在南宋年间,此类石窟就已被认为是千古之谜了。
从石窟开凿的痕迹来看,石窟无疑是用金属工具施工的。有专家考察后认为,由于所有洞窟中均有的支撑鱼尾状石柱明显属汉代风格,且只有汉代的冶炼技术,才产生了钢铁、凿子、锤子等先进的开采工具,所以石窟群可能形成于汉代。也有专家认为,石窟打凿的沟槽断面绝大部分是圆弧形下凹,绝少有扁方凿刃所遗留棱角分明的折凹沟槽。也就是说,施工所用的工具,即使加工质地较松软,也很容易磨损。而未经氧化的红砂岩质地较为松软,用当地村民的话来说,开采如“切豆腐”,因此可推测,这种工具可能是铜制的而非钢制的。换言之,石窟群可能为青铜器时代的遗物。
也有专家考察认为,“翠光岩”石刻的字形形成时期,正处于甲骨文到豢朝大篆的转变时期,有很深的原始象形文字的印痕。因此龙游石窟群的形成应在秦汉之前的远古时期。
由于尚没有足够的史料,这些堪称中华一绝的人工开凿石窟群,其准确的开凿年代,依然是个难解的谜。
采石场遗址?古仓储?帝皇陵墓?姑蔑国宫殿?抑或是外星人的杰作……
古人为何要开凿这么一大群地下石窟?1997年9月,龙游县政府曾邀请国内有关专家进行了一次论证。因目前未发现相应的史料记载,也未从已开放游览的石窟内发现任何出土文物,对石窟成因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持五代吴越国钱王时期的一个官方大型地下采石场遗址观点者认为,石窟群石头断面与采石形状比较吻合,石窟的四壁陡峭笔直,棱角分明,符合采石取料的特征,且洞窟所在地离衙江很近,便于石料的运输,所采石块运杭州构筑钱氏捍海石塘。只是这浩大的开采工程,属当时的“国家级重点工程”。与这一观点相左者认为,石窟遁壁刻饰线状条纹,极为规范与认真,工整程度堪称一丝不苟。鱼背状竹节形撑柱亦用线刻条纹通体装饰。这些凿饰的作用,是艺术地凿出表面的粗糙度来增强红砂岩抗风化力,是防止表面成片剥蚀落下的工艺措施。这些精心设计、认真装饰过的洞窟,绝不可能是采石场遗址。而且,在龙游出土的西周战国及汉代文物中,取其代表性纹饰与石窟内的线状条纹对比,可以发现两者手法如出一辙。
持古仓储观点者认为,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窖藏的传统,洞窟群垂开深窟,深层处气温恒定,有利物产储存,而且当时龙游是浙西最大的政治、经济、文化和航运中心,繁华空前,由于南方气温高,一些物产极易变质腐烂,作为航运中心,就必须有储存物品的地方。
持古代吴越帝王、诸侯生前选造的陵墓观点者认为,龙游厦商时为越地,春秋时为姑蔑,后属越国,楚灭越后属楚。因为石窟的顶部均呈“倒斗型”的形状,很符合汉代以前一些帝王地下寝宫的特征。古代王者墓多有星辰造型,而龙游石窟群中心开掘的七个洞窟,位置恰呈北斗星状。
持姑蔑国宫殿观点者认为,有一洞窟进口处顶部刻有一片大弧形鱼鳞纹,鱼鳞也就是“龙鳞”,大概以此图案大面积施工不易掌握而未推广,但它却透露出开凿洞窟初衷(筑“龙宫”)的某些信息。历史上龙游是“姑蔑之墟”,石窟从现场观察,应该是从勘察、设计到施工一气呵成,像这样浩大的工程的营造,非王者莫属。而且石窟顶穹均以“五分水”凿成,可确保渗水不下滴,巨大空间似占空间最少的三角形立柱支撑。衢州出土西周时代陶器与屯溪同时期墓葬陶器关系密切,这应是姑蔑集团庞大的历史见证,而古国必有古址。
一些大胆的假设者则认为,如此巨大的石窟群的形成存在许多谜点,如石窟洞口狭小,石窟内光线暗淡,开凿年代又无电灯,石窟四壁及洞顶均未留下油烟痕迹,开凿是如何解决采光的?石窟群彼此相护并紧贴,洞与洞却绝不相通,即使在当今,运用最先进的地下探测仪器从事地下开凿也难做到,古人何以能如此精确地测量和开凿?石窟的洞口均呈西南向,且七个处于整个扇形石窟群中心部位的石窟呈北斗星状,这种布局又意味着什么?等等等等,因此,这些巨型石窟群可能是外星人光临地球的杰作。
此外,对于石窟的成因,还有采石非唯一目的说,越王勾践藏兵处说,道家的“洞天福地”说等等。
世事苍茫,沧桑巨变,石窟群给后人留下了一连串扑朔迷离的千古之谜,由于已开发的石窟都有5至8米厚的淤积浮土层未能清除,谜底很可能就埋藏在淤泥下。而要清除这些淤泥,以及在清除过程中从考古角度科学地搜寻极可能埋没于淤泥中的珍贵文物,地方政府目前尚缺财力及诸方面的专业人才。一旦清除石窟中的淤泥,千古之谜可能随之揭开,且呈现在世人面前的可能是一个“千年地下博物馆”。
有一点经鉴定已确认:石窟洞壁岩层中满目皆是的“石丁”,乃是白垩纪恐龙蛋及恐龙骨骼化石……
在谜团重重的龙游石窟,稍加留意就可发现,洞壁断面岩层中都散布着许多包裹状物质,当地人称之为“石丁”,其中已开发游览的3、4、5号洞壁中满目皆是。经地质专家考察鉴定:这种“石丁”实为白垩纪恐龙蛋及恐龙骨骼化石。
在当地,以前也曾零星出土过恐龙蛋化石,如1992年位于石窟上方地表裸露的岩层中(原小南海镇中学操场边上),出土了十几枚较为完整的恐龙蛋化石,这些恐龙蛋化石现藏于龙游县博物馆。但这次石窟洞壁上所暴露的恐龙蛋化石群分布异常密集,数量之多为罕见。
专家认为,龙游地下石窟开采的石头属白垩系的红砂岩,是从侏罗纪到第三纪的陆相红色岩系堆积在各地盆地中的。该岩层系湖相沉积成因,距今约7000万至1.3亿年,是恐龙生活的鼎盛时期。此时,当地的气候、地理条件都适宜恐龙大量繁衍生存,故而留下极为丰富的恐龙化石遗存。它的发现为研究亿万年金衢盆地质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同时更加丰富了龙游石窟文化内涵和增添了不可估量的旅游价值,使人们在探秘的同时,也领略到了沧海桑田的变迁。